第1036章 城市规划-《我在春秋当暴君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从每座村长拉一条路出来,直达镇子。
    村民可以上镇子里进行贸易和买卖。
    这样也会提高镇子的经济。
    而在这其中表现的最好的村庄,其乡长能取得更多更好的资源,又用来反哺乡村。
    从而让乡村也得以致富。
    要致富先修路嘛。
    道理很简单,但若要进行实践,却是非常的困难。
    徐灵故意采用这种乡村围绕城镇,城镇围绕县城的方法,层层递进,以一条公路为基础,带领所有人致富。
    县城已经具备了响应一切经济结构的基础,也有这个钱和资本来做。
    城镇和乡村就仰仗县府的扶持,也能逐渐的赚钱。
    人民都富有了,
    而且有了路,村里人出的去,村外人进的来。
    各县下达的政务才能明确的抵达。
    以往。
    县府下达政令,都要派人跋山涉水去各个乡镇传令给镇长乡长。
    而且没有路,也容易导致镇乡自治,与县府离心。
    这会加大县府的治政难度。
    现在国府下令统一修路,也是为了给各县府降低治理难度,所以非常受欢迎。
    各县都积极响应。
    修路工程很快在工局的指挥下开展起来。
    至于铁路,
    就没有必要这么修了。
    保持县与县之间的连通就可以了。
    乡镇的经济产量,远远没有县城那么大,驾驭不住铁道系统。
    现在由各级公路连接起来。
    乡包围镇,镇包围县,将资源整合了,再运送到铁路上进行贸易。
    这个经济利润,是可能翻好几倍的!
    政策下达了下去,
    有了忠诚锁,没有人敢拖沓,尤其是拖灵王的政令。
    大家都在积极响应。
    而且,修路工程也已经开展了起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灵三年。
    十二月。
    一晃眼,一年又过去了。
    这一年,徐灵夯实了国力基础,
    增设了很多基础设施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