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宗周本以为皇帝听了他的话一定会怒不可遏,甚至下令当场把他处死。 他这一大篇议论说完,看了一下朱由检的脸色。 不料朱由检显得相当平静。 这倒让刘宗周有些诧异,心中觉得皇帝虽然已是独夫,但涵养似乎比自己想的要好。 其实刘宗周这议论,朱由检并不意外。 他这一派的儒者,本就没把皇帝看得有多高。 要不然刘宗周的学生黄宗羲也不会说:“为天下之大害者,君而已矣。” 这些思想本来也并非没有道理,在后世看来,甚至是进步的理念。 只是刘宗周、黄宗羲这些人过于僵化迂腐,拘泥不化。 非君可以,但也要看形势。 现在已经是争战之世,还迂腐的讲这些,还近于偏执的相信,只要实行宽松政策,只要皇帝当个摆设,任凭朝廷被各种意见左右拉扯,大家畅所欲言,舒舒服服,和和气气,从容商量对策,就能让大明渡过难关。 那就和刻舟求剑一样愚不可及。 只能把整个国家都拖入毁灭。 理念再进步,也得看时候。 眼前就是一道宽达两丈有余的悬崖裂隙。 你就必须先倒退几十步再冲刺,才有可能跳过去,甚至绕路走。 还僵硬的认为,只能前进,不能退步,那不就是直愣愣往悬崖下跳么? 朱由检虽然平静,但他身边的汪汝淳、陆云龙、柳敬亭火冒三丈。 张岱则脸色变换,阴晴不定,似乎在思索刘宗周说的话。 柳敬亭嚷道:“这等公然叛逆不臣之人,陛下还留着他做甚?” 姜曰广脸色微红,神情焦躁不安,似乎想要说几句话给刘宗周求情。 但刘宗周刚才说的一番话,公然宣扬不臣,很难打圆场。 至于毛文龙身边的将领,刘宗周说的那些半文不白的话,也没听太明白。 但大概意思也知道是些忤逆犯上,甚至不把皇帝当回事情的话。 他们眼中露出好奇之色,想要看看皇帝怎么处置这等人。 他们作为将领,当然知道打仗时,必须要有一个绝对权威。 若是各凭主张,各行其是。 那在战场上就是一盘散沙,除了灭亡不会有第二个结局。 所以对刘宗周说的话,都觉得迂腐可笑。 但皇帝要是这样的人都能容得下,但说明气量宽广,他们这些本就效忠的将领,就更可安心了。 朱由检把头转向毛文龙,问道: “毛帅,你觉得这刘先生说的有没有道理?” 他知道毛文龙虽是武将,但文化水平相当高。 熊廷弼说毛文龙“弃儒从戎”,不是虚语。 毛文龙原先在杭州也曾经读书,也是要走科举之路的。 只是因为对军事感兴趣,才自愿抛弃杭州乐地的舒服日子,跑到苦寒辽东当小军官。 儒家的那些书,包括四书五经,毛文龙也都读过的。 所以对刘宗周说的话,引用的这些典籍,毛文龙都能听明白的。 毛文龙沉吟,似乎在回味刚才刘宗周说的这些话,片刻之后,点了点头道:“有道理。” 毛文龙这话一说出口,不仅他身边将官脸色大变。 就连姜曰广也诧异不已。 陆云龙、柳敬亭更是圆瞪眼睛,似乎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。 倒是原本一直脸色暗淡的周文郁,此时显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喜色。 似乎觉得毛文龙在自己作死。 毛文龙察觉到众人惊诧甚至惊骇的目光,连忙补充解释道: “俺只是觉得大部分的话挺有道理,那句说‘陛下所行,皆荒唐乱政’的话自然不对。” 朱由检笑道:“毛帅说说为什么有道理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