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倧听他们这么说,如同抓到救命稻草,对李廷龟说道: “右议政,寡人命你再走一趟,还担任一回辩诬使,务必让天朝改弦易辙,挫败徐光启、方孔炤等人奸谋。” 李廷龟见众人都推举他,心知无法推辞,只得颔首: “大王既是信任臣,臣自当不负使命。” 金启宗在旁眼珠一转,补充道:“月沙先生若可游说天朝言官,弹劾方孔炤之子方以智在我鲜国狂言生衅,胡为乱行,将其严加惩戒,以儆效尤,便更好” 他在皮岛被朱由检抢白质问讥刺,虽然当面不敢撕破脸,心中却着实憋了闷气。 希望能暗中运作,报复一下也是好的。 李廷龟点点头:“监司放心,老夫自有主意。” 李倧催促道:“事不宜迟,廷龟立刻筹备辩诬使团,要什么人,什么财货,寡人都给你。出使天朝,越快越好。” *** 朱由检和毛文龙会谈之后,又去见陈继盛,安排住宿,把普济号一行船队的水兵也都安顿好。 第二日,毛文龙便把龙骨山城的郑凤寿,请来皮岛商议。 这郑凤寿生于明隆庆六年(一五七二年),算来现在也有五十六岁了。 其父是朝鲜忠武卫副司果郑阳年,其外祖父是忠州宣略将军金渊 在朝鲜宣祖壬辰倭乱(一五九二年)之时,当过国王李昖的扈从,后来又担任过司仆寺主簿,永山知事等职。 去年丁卯之役,建虏侵朝时,郑凤寿正在龙骨山城。 投降后金的朝奸张士俊入城招降,被郑凤寿斩杀。 建虏大怒,三月十七日聚兵来攻龙骨山城。 郑凤寿率领全城男女老少抗击,打死数百鞑兵。 一直到四月份,后金屡次攻城,攻克不下,死伤惨重,只得暂时解围。 这郑凤寿可以说是鲜国的阎应元,当然他守城比阎应元早了近二十年。 后来城中粮食吃光,郑凤寿向毛文龙求援,毛文龙在东江也粮饷紧缺的情况下,慨然支援,帮助城中军民渡过难关。 另外对于在少为浦地区抗击建虏的李立所率朝鲜义军,毛文龙也伸出援手,助兵助粮。 只是毛文龙的义举,反而受到李朝君臣的猜忌,认为毛文龙是要吞并这两支义军。 为此平安道监司金启宗,不顾大局,勒令郑凤寿带领龙骨山城守军,移入鲜国内地。 而此时国王李倧已与后金媾和定约。 移兵的命令传来,山城军民恐慌至极。 如果违抗命令,继续留在山城,得不到粮饷供应,只能全城饿死。 要是遵守命令,又怕国王把他们送给建虏当牺牲品。 结果全城军民,弃城溃散。 郑凤寿同样害怕,也逃到了东江镇控制的大鸡岛上。 另外李立率领的少为浦义军家属老弱,也被安置在了东江大鸡岛上。 对于郑凤寿躲到毛文龙麾下的大鸡岛避难,国王李倧大为光火,怒叱道:“郑凤寿知有毛镇,而不知有朝廷。厥罪非细!” 在官员再三劝说下,才放弃了要把郑凤寿捉去治罪的想法,同意郑凤寿继续留守龙骨山城。 现在建虏已退,龙骨山城并无战事。 郑凤寿听说毛都督要请他去皮岛议事,倒也没有推脱。 毕竟毛文龙对他有救济之恩。 到了皮岛之后,毛文龙向他引见了假扮做方以智的朱由检。 郑凤寿听说这公子是大明来的钦差巡抚姜曰广的幕僚,也不敢慢待。 朱由检向郑凤寿介绍了监护李朝的设想,问他是否能从中赞助。 郑凤寿听后颇为惊愕。 他犹豫片刻后,摇头。 表示他带领百姓守城,抗击建虏,意在保境安民。 虽然事后鲜国朝廷非但没有奖励,反而有问罪之意,让他一度不得不逃到大鸡岛避难。 但从名分上讲,他毕竟是李朝臣民。 若是绕开鲜国君臣,私自和天朝将官勾结,谋求架空国君,未免有悖忠义之道。 为保民保身,暂时违背国王命令则可。 为自己腾达,谋算国王则不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