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身上穿着绣狮子的都督官服,显然是准备接见鲜国使者而穿。 毛文龙见众人进来,从座位上站起迎接。 沈世魁向毛文龙介绍众人, 毛文龙拱手行礼,众人还礼。 双方行礼客套完毕之后。 沈世魁告退。 毛文龙撇下其他人,却径直走到汪汝淳身前,眼睛发亮,仔细端详汪汝淳良久,忽然笑了起来,露出白亮牙齿,拍了一下汪汝淳肩膀,说道: “孟朴!五年不见,你倒是胖了不少。” 汪汝淳眼睛微微泛红,道: “都督是瘦了。” 毛文龙的笑容里微露苦涩之意: “不知俺是否还能见到灭虏之日。” 说到这里,他似乎想到了什么,说道: “孟朴,你当年回去后写的海上情形那文,大声疾呼朝廷支持东江,此事还要谢你!” 他说到这里,又郑重抱拳弯腰,向汪汝淳作了一个长揖。 汪汝淳连忙摇手,又扶住毛文龙,脸带愧色: “都督不必如此。汝淳不过摇笔鼓舌,怎比东江将士,忍饥耐苦,浴血厮杀。 “再说汝淳写的《毛大将军海上情形》,也未受重视。 “朝廷诸公,无有一人当真,都以为汝淳必定是东江收买,夸大其词,满纸荒唐。说是关宁精锐遇见建虏尚且心生怯意,东江疲敝至极的兵民怎么敢拿着木棍和鞑兵作战?” 他顿了一下,叹气道: “汝淳为引起朝野重视,还曾特地刊印出来,却也只售卖出寥寥无几。” 他说到这里,脸上微现疑惑: “都督是如何知道此文?是中朝有人带到岛上么?” 毛文龙呵呵一笑: “孟朴这篇文字,却还是倭国商人说起的。想必是有倭人留意辽东之事,收集了去。有些倭商还是见了孟朴这篇文字后,才到皮岛来做生意” 汪汝淳听了之后愕然:“倭人?” 随即又苦笑道: “如此说来,鄙人这篇文字,后世中土说不定湮没无存,反倒可以在倭人那里找到存留。” 朱由检听两人交谈,心想汪汝淳这话,倒真是不幸而言中,后世这《毛大将军海上情形》还真是从日本收藏的文献里发现的。 不过如今大可不必如此丧气了。 他忍不住说道: “朝廷已深知东江是灭虏关键,从此以后必会全力支持。” 毛文龙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,皱起眉头,似乎有些疑惑,没有回应朱由检的话,反而转头向汪汝淳问道: “孟朴,姜钦差怎么用了这么一个后生做幕僚?姜钦差也还清正,不像是……” 汪汝淳大窘,生怕毛文龙口无遮拦,说出什么不敬言辞,连忙打断道: “都督,这方公子胸襟非凡,不似内地通常士人,对东江将士特别钦佩,这才特地要来东江一探。汝淳毕竟只是一个商人。若是方公子这等士子俊才能为东江呼吁,在士林清流之中的作用,比汝淳大得多。” 毛文龙听到这里,向朱由检又上下打量了一番。 他也知道如今大明内地,名流子弟影响力巨大,在读书人中间往往能一呼百应,操控舆论,乃至影响朝政。这个方公子能特地到东江来了解情形,便是好意。若是能将看到的情形,回去之后如实叙述,让更多人同情东江官兵,减少言官攻讦。对东江获得朝廷更长久的支持,还是大有好处。 想到这里,他抱拳向朱由检做了一揖,说道: “本帅方才有些失礼,方公子见谅。” 点击下载本站APP,海量,免费畅读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