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由检走到沈世魁面前,态度真诚,恭恭敬敬作了一个长揖。 前世大明朝廷欠东江烈士一个公道,现在他要表达自己的尊敬。 周文郁看见朱由检对沈世魁如此,从鼻孔里不屑地哼了一声。 心想这纨绔子弟真是眼孔浅,见个东江参将,都要如此前倨后恭。 沈世魁不过是个商人市侩出身,靠讨好毛文龙才当了参将,他周文郁是根本看不起的。 况且相貌丑陋,让人见之生厌。 连我都看不起的人,你一个名宦子弟、读书人却要摆出这么一副恭敬的态度,传扬出去,未免让人看轻。 他想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。 就连汪汝淳等人看见朱由检对沈世魁这么行礼,都有些吃惊。 毕竟他们知道皇帝的身份。 如果是见到毛文龙,在不公布身份的情况下,如此行礼倒可以理解。 但沈世魁毕竟只是毛文龙手下将领,这就有些过于郑重了。 沈世魁已从毛永诗嘴中知道这位少年公子是方孔炤之子,新任东江巡抚姜曰广幕僚。 见他态度如此恭敬,如此郑重行礼,和过去见到的来岛视察的官员亲信幕僚,趾高气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。 倒也有些错愕。 连忙还礼。 双方客套几句后。 沈世魁便请众人去岛上客馆安顿,并让朱由检坐上肩舆,让人抬着。 朱由检心想自己刚来皮岛,便让人抬着走,岛上饥苦士兵看了未必愉快,便皱眉推辞 沈世魁说道: “方公子,从这边去皮岛督府衙门和客馆所在,山路陡峭蜿蜒近二十里路,你不过是文弱书生,不比我等,莫要逞强。便是鲜国官员使者来皮岛,走这段路,也往往要乘坐肩舆。” 他这么一说,朱由检好胜心起,更坚辞不坐。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并非是娇生惯养,吃不得苦的人。 至于现在的自己,好歹也经历了半个多月的陆地跋涉加海上颠簸,不至于走这点山路都承受不住。 沈世魁见朱由检态度坚决,便也不再勉强。 这时柳敬亭忽然笑道: “张宗子,你在家时奴仆美婢环绕,过惯了让人侍候的日子,既然方公子不坐这肩舆,不如你坐?” 张岱嗤了一声:“柳麻子,你未免太小觑人了,我爬过的山路只怕比你走过的路都长。” 柳敬亭呵呵笑了两声,显然不信张岱的吹牛。 他一转头,对着周文郁说道:“既然张宗子也不肯坐肩舆,那周游击,不如你坐吧。你是周阁老家的,尊贵得紧。” 周文郁知道柳敬亭是存心讥刺,哼了一声,不予理会。 汪汝淳打圆场道:“就空着这肩舆也好,半道上若是有人走不动了,再坐这肩舆也不迟。” 沈世魁点头道:“也好!” 众人当即上路。 朱由检原先以为毕竟不过是一个海岛,纵然有些山路,也不至于太费工夫。 真的走起来,才发现并非如此。 首先便要翻过一座峻岭,下岭之后又登上一个陡峭山坡,沿着简陋的石路,向东走了一长段,又回折向西。 就这么在坑洼崎岖的石路上绕来绕去,走了近二十里路。 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,才来到平地上。 眼前却又有一座孤兀耸起的山峰。 绕过山峰,才豁然开朗,大片空旷平地上,房屋聚集。 此时朱由检虽已经走得腿脚酸软,不过也还能支撑得住,外表上尽量绷住,不显露疲惫之态。 张岱是绍兴人,家乡便有许多山地,他又性喜游山玩水,走这点山路确实也不算什么。 倒是陆云龙有些气喘吁吁,扶腰弯腿,东倒西歪,有些站不定。 他靠写时事谋利,常年坐着笔耕赶文,身体倒确实不如其他几个人健朗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