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 庙岛遇刺-《崇祯慑寰宇,不用黑科技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这一日。

    西南风大作。

    朱由检和汪汝淳等人站在登州海边的码头上。

    此时码头上已经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。

    军士们汗流浃背,肩挑背扛,不断把各种货物运到船上。

    孙国祯在姜曰广身旁汇报此次去皮岛,有特大号沙船一百五十艘,三号福船一百艘,三不像船九十艘,冬船五十艘,开浪船十一艘,快船一百艘,卫船五十艘。

    总共有大小船只五百五十一艘。

    载运粮食共三十万石,白银四百万两。

    载运充军文官四十二名。

    载运辽民一万多人。

    载运军兵五千人。

    此外还有各种冷兵器、火器、以及制作兵器原材料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船只许多是向民间征调暂借而来,当然也给予适当经济补偿。

    一开始姜曰广想过征调一号和二号福船,这样可以单船运载量更大。

    但汪汝淳等熟悉海事的人,否定了这个主意。

    所谓“南洋船唯恐底不深,而北洋船则反是。”

    北方海浅,而且多礁石。

    沙船方头、平底,吃水浅,更适合在北洋航行。

    大号福船吃水太深,转运笨重,更多是在南方海洋上航行,在北方海洋上行驶并不方便。

    尤其是官员要人乘坐的船只,安全性应该放在第一位,更不适宜坐在大号福船上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的船队,每艘船都应该有相应名称和编号,才便于调度。

    众人又分别出主意给各船取号,再令工匠在船外显眼处雕印油漆上。

    最终姜曰广和十二名侍卫,以及大批水兵坐镇在一艘冬船上。

    冬船又叫海沧船,属于四号福船。

    这船取名“云帆号”。

    取李白“直挂云帆济沧海”诗句之意

    朱由检和汪汝淳、冯梦龙等人则在一艘经过改造的开浪船上。

    开浪船又叫鸟船,属于第五型的福船。

    船身长二十五米,可容纳五十人。

    朱由检这艘开浪船原本属于一个巨商所有。

    被征用来时就已经被改造过。

    扩大了几个船舱,加装了一下增加舒适性的设备,容纳人数减少成四十人左右。

    而且船两侧又按照车轮舸的设计,装了人力踩踏的轮子。

    入水之后,即便没有风,水手在船中踏轮,也能以较快速度行驶。

    朱由检给这艘船取了一个普济号的名称。

    此去正是救济东江军民,而救济东江,也正是救济天下苍生。

    所以这名称也合适。

    普济号上除了朱由检之外,还有张渊带着十一名侍卫。

    再加汪汝淳、张岱、柳敬亭、陆云龙四人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船长,两名舵手,六名轮流看管操控船帆的帆手,十二个水兵。

    一共三十八人,

    船长叫做常鲲,是登州的老水手了。

    朱由检还在等一人上船。

    这人是周文郁。

    朱由检离京之前就特地把周文郁调到登州。

    此时只需姜曰广出面,就直接可以把周文郁调到船队中,随同前往东江。

    朱由检之所以让周文郁来,还是看中了他去过东江配合作战,更何况周文郁还有一次海上失事荒岛求生的经历,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。

    不过周文郁对自己被调到普济号上,显然并不是很满意。

    他是宁可希望自己和姜曰广同一条船。

    毕竟姜曰广是朝廷新任命的东江巡抚,身份显赫。

    接近这样的高官,自己才有机会不断升迁上去,最好能取毛文龙而代之,当上东江总兵。

    周文郁虽然和当朝阁老周延儒有密切关系。

    不过周延儒也交代过,为了避嫌,自己不能过于明显提拔他,否则必受弹劾。

    周文郁知道自己要想往上爬,大展抱负,还是得和有机会接触的文官督师、巡抚之类拉关系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他过去天启年间先投奔孙承宗,新帝登基后听说袁崇焕要任督师,就又急赶着去关宁。

    可惜时运不济,孙承宗退了,袁崇焕又莫名其妙倒了。

    这次能和姜曰广同行,无疑又是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但被安排到普济号上,去照顾一个公子哥,那实在不符他的志趣。

    但对姜曰广给他的安排,他也不能不服从。

    捱到了最后一刻,终于还是登上了船。

    他一上船,船上包括朱由检在内的众人倒是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只见这周文郁长髯及胸,形象颇为威武。

    众人上前施礼,周文郁只是抱拳拱拱手,淡淡应酬了几句,便回自己船舱里去了。

    柳敬亭眼珠子瞪出,叫道:“这厮好生傲慢。”

    张岱在旁笑道:“只怕是看见你柳麻子这副尊容,才趋避唯恐不及。”

    柳敬亭呸了一声,正要反唇相讥。

    朱由检挥挥手道:“不必斗嘴。”

    柳敬亭便不敢再做声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