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洪承畴现在应该就在陕西,任督粮参政。 此人气节品格不行,但能力还是有的。 在陕北灾区招募十万大军的事情,可以让此人来负责。 六百万两扣去买粮的三百六十万两,还剩余二百四十万两银,就拨付给他使用。 还有孙传庭是山西代州人,此时赋闲在家。 他在练兵能力上应该强于洪承畴。 朝廷使者去陕西下达命令,必定经过山西,顺道去代州起用孙传庭。 让孙传庭一起到陕西,与洪承畴合作把这事情办了。 等今年酒税征齐,后续其他税收也陆续开征,乃至国家逐步转入军事运行轨道,费用支出只会越来越充裕。 军器局、国子监军校、以及其他新设机构运行费用,也会到位。 朱由检在心中对银子用途盘算完毕,想到阎应元提醒他的清查人口之事。 便向茅元仪询问人口。 谈到大明人口,茅元仪又来了兴致,开始滔滔不绝地论述起来。 按他的议论,如今大明名义上有所谓黄册户口统计,实则形同笑话。 各地黄册多是连年照抄,会出现某地区人口一户未增、一户未减,一人未生,一人未死,或者有生有死,但死亡口数,不多不好正好相等的咄咄怪事。 这是瞎编的功夫都懒得做。 有的地方觉得这么连年照抄不好意思。 为了数字不那么虚假,也会略增略减,而非原样照搬。 但仍属于纯粹编造,和实际毫无关系。 甚至还有不少地方,为了减少丁税,让在册人口数字连年缩减。 因为这种黄册数字,纯粹出于编造。 一些地方甚至提前预造了未来几十年的户口数字。 洪武二十六年人口调查登记,得到的全国人口数字是六千多万。 而经过两百多年承平繁衍之后,到万历时,官方在册人口数字只剩下五千六百多万。 在册人口不增反减。 官方记载的人口数字没有任何增长,甚至反而减少。 这是历代所无的荒唐事情。 “有没有可能我大明人口真的两百年没增长?”朱由检问道。 茅元仪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:“绝无可能,大明人口比国初增长数倍,不是臣一人观察所得。其他文士也多有记载。” 他有条不紊地叙述起来。 如神庙时谢肇淛《五杂俎》里记载,金陵的街道本来极为宽广,可容纳九轨。 第(2/3)页